四十种植物:万寿菊长春花石竹矮牵牛(红)一串红鸡冠花彩叶草矮牵牛(紫)角堇五星花中华桔梗美女樱百日草五色梅海棠蓝雪花迷迭香夏堇满天星紫罗兰姬小菊香彩雀大丽花宿根黑心葵粉黛乱子草紫叶狼尾草美国薄荷翠芦莉黄金菊鼠尾草泽兰画尾草枫叶彩叶草荷兰菊银叶菊小花向日葵玉带草蓝花鼠尾草黄金薄荷叶萼距花彩叶草
01万寿菊学名:TageteserectaL
别称:臭芙蓉、万寿灯、蜂窝菊、臭菊花、蝎子菊
科属:菊科万寿菊属
形象特征:茎直立,粗壮,具纵细条棱,分枝向上平展。叶羽状分裂;沿叶缘有少数腺体。头状花序单生;总苞杯状,顶端具齿尖;舌状花黄色或暗橙色;管状花花冠黄色。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黑色或褐色,被短微毛;冠毛有1-2个长芒和2-3个短而钝的鳞片。
生长习性:万寿菊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花期适宜温度为18-20℃,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60-70%,冬季温度不低于5℃。夏季高温30℃以上。
分布区域:原产墨西哥。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可生长在海拔米至米的地区,多生在路边草甸。
02长春花学名:Catharanthusroseus(L.)G.Don
别名:金盏草、四时春、日日新、雁头红、三万花。
科属:夹竹桃科长春花属
形态特征:略有分枝,全株无毛或仅有微毛;茎近方形,有条纹,灰绿色;叶膜质,倒卵状长圆形,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果实蓇葖双生,直立,平行或略叉开。花期、果期几乎全年。
生长习性:性喜高温、高湿、耐半阴,不耐严寒,最适宜温度为20℃-33℃,喜阳光,忌湿怕涝,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盐碱土壤不宜,以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砂质或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好。
分布区域:原产地中海沿岸、印度、热带美洲。中国栽培长春花的历史不长,主要在长江以南地区栽培,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栽培较为普遍。
03石竹学名:DianthuschinensisL.
别名:洛阳花、中国石竹、中国沼竹、石竹子花
科属:石竹科石竹属
形态特征:全株无毛,带粉绿色。茎由根颈生出,疏丛生,直立,上部分枝。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2-4毫米,顶端渐尖,基部稍狭,全缘或有细小齿,中脉较显。花单生枝端或数花集成聚伞花序;蒴果圆筒形,包于宿存萼内,顶端4裂;种子黑色,扁圆形。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长习性:其性耐寒、耐干旱,不耐酷暑,夏季多生长不良或枯萎,栽培时应注意遮荫降温。喜阳光充足、干燥,通风及凉爽湿润气候。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及含石灰质的壤土或沙质壤土,忌水涝,好肥。
分布区域:原产我国北方,现南北普遍生长。俄罗斯西伯利亚和朝鲜也有。
04矮牵牛(红)学名:PetuniahybridaVilm
别名:碧冬茄/杂种撞羽朝颜/灵芝牡丹/毽子花/矮喇叭/番薯花
科属:茄科碧冬茄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株高15~80cm,也有丛生和匍匐类型;叶椭圆或卵圆形;花期长达数月,花冠喇叭状;花色有红、白、粉、紫及各种带斑点、网纹、条纹等;蒴果。
生长习性: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霜冻,怕雨涝。它生长适温为13~18℃,冬季温度在4~10℃,如低于4℃,植株生长停止。夏季能耐35℃以上的高温。
分布区域:在世界各国花园中普遍栽培。我国南北城市公园中普遍栽培观赏。矮牵牛原产南美阿根廷。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05一串红学名:SalviasplendensKer-Gawler
别名:爆仗红(炮仗红)、拉尔维亚、象牙红、西洋红
科属:野芝麻亚科鼠尾草属
形态特征:茎钝四稜形,具浅槽,无毛。叶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花冠红色,长4-4.2厘米,外被微柔毛,内面无毛,冠筒筒状。小坚果椭圆形,暗褐色,顶端具不规则极少数的绉折突起,边缘或稜具狭翅,光滑。
生长习性:喜阳,也耐半阴,一串红要求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分布区域:原产于巴西,我国各地广泛栽培。
06鸡冠花学名:CelosiacristataL.
别名:鸡髻花、老来红、芦花鸡冠、笔鸡冠、小头鸡冠、凤尾鸡冠、大鸡公花、鸡角根、红鸡冠。
科属:苋科青葙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直立草本,全株无毛,粗壮。单叶互生,具柄;种子肾形,黑色,光泽。
生长习性:鸡冠花喜温暖干燥气候,怕干旱,喜阳光,不耐涝,但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庭院都能种植。
分布区域:鸡冠花原产非洲、美洲热带和印度,现世界各地广为栽培。
07彩叶草学名:Plectranthusscutellarioides(L.)
别名:五彩苏、老来少、五色草、锦紫苏
科属:唇形科鞘蕊花属
形态特征:直立或上升草本。茎通常紫色,四稜形,被微柔毛,具分枝。叶膜质,圆锥花序;小坚果宽卵圆形或圆形,压扁,褐色,具光泽,长1-1.2毫米。花期7月。
生长习性:喜温性植物,适应性强,冬季温度不低于10℃,夏季高温时稍加遮阴,喜充足阳光,光线充足能使叶色鲜艳。
分布区域:中国各地园圃普遍栽培,作观赏用。印度经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至波利尼西亚,各地亦见栽培。
08角堇学名:ViolacornutaL.
别名:小三色堇
科属:堇菜科堇菜属
形态特征:具根状茎。花两性,两侧对称,花梗腋生,花瓣5。花色丰富,花瓣有红、白、黄、紫、蓝等颜色;果实为蒴果,呈较规则的椭圆形。
生长习性:5℃即开始生长,生长适温为10℃-15℃,耐寒性强,可耐轻度霜冻,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可露地越冬,忌高温,超过20℃枝条易伸长,不易形成紧凑株形,超过30℃生长受阻。
分布区域:原产于西班牙和比利牛斯山脉。世界多地和中国均有栽培。
09五星花学名:Pentaslanceolata(Forsk.)K.Schum.
别名:雨伞花、繁星花、星形花、埃及众星花、草本仙丹花
科属:茜草科五星花属
形态特征:星花属直立或外倾的亚灌木,高可达70厘米,被毛。叶片卵形、椭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顶端短尖,基部渐狭成短柄。聚伞花序密集,顶生;花无梗,花柱异长,花冠淡紫色,喉部被密毛,冠檐开展,花期夏秋。
生长习性:暖热而日照充足有助于五星花的生长,生长期间,宜保持夜温在17-18℃以上,日温22-24℃以上。温度低于10℃。
分布区域:原产非洲热带和阿拉伯地区;中国南部有栽培。
10矮牵牛(紫)学名:PetuniahybridaVilm
别名:碧冬茄/杂种撞羽朝颜/灵芝牡丹/毽子花/矮喇叭/番薯花
科属:茄科碧冬茄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株高15~80cm,也有丛生和匍匐类型;叶椭圆或卵圆形;花期长达数月,花冠喇叭状;花色有红、白、粉、紫及各种带斑点、网纹、条纹等;蒴果。
生长习性: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霜冻,怕雨涝。它生长适温为13~18℃,冬季温度在4~10℃,如低于4℃,植株生长停止。夏季能耐35℃以上的高温。
分布区域:在世界各国花园中普遍栽培。我国南北城市公园中普遍栽培观赏。矮牵牛原产南美阿根廷。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11蓝雪花学名:Ceratostigmaplumbaginoides
别名:山灰柴、假靛(河南),角柱花,蓝花丹、蓝雪丹、蓝花矶松、蓝茉莉
科属:白花丹科白花丹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直立草本,地下茎分枝多,节上有一红褐至褐色鳞片,鳞片卵形而基部抱茎。叶宽卵形或倒卵形,枝两端者较小,先端渐尖或偶而钝圆,基部骤窄而后渐狭或仅为渐狭,除边缘外两面无毛或近无毛,常有细小钙质颗粒。蒴果椭圆状卵形,淡黄褐色,种子红褐色,粗糙,有棱,先端约1/3渐细成喙。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生于浅山山麓和平地上。性喜温暖,耐热,不耐寒冷,在华北及其他温带地区,作温客观存在花卉栽培,生长适温25℃,喜光照,稍耐荫,不宜在烈日下暴晒,要求湿润环境,干燥对其生长不利,中等耐旱,宜在富含腐殖质,排水畅通的砂壤土上生长。
分布区域:我国华南、华东、西南和北京常有栽培。原产南非南部,已广泛为各国引种作观赏植物。
12迷迭香学名:Rosmarinusofficinalis
别名:海洋之露
科属:唇形科迷迭香属
形态特征:灌木,茎及老枝圆柱形,皮层暗灰色,不规则的纵裂,块状剥落,幼枝四棱形,密被白色星状细绒毛。
生长习性:性喜温暖气候。
分布区域:原产欧洲及北非地中海沿岸,在欧洲南部主要作为经济作物栽培。
13夏堇学名:Toreniafournieri
别名:蓝猪耳、蓝翅蝴蝶草
科属:玄参科蓝猪耳属、夏堇属
形态特征:夏堇茎细小呈四棱型,花型酷似金鱼草与紫罗兰,花生于上部叶腋或顶生总状花序。花色丰富而多变。方茎,分枝多,呈披散状。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叶柄长为叶长之半,秋季叶色变红。
生长习性:喜高温、耐炎热。喜光、耐半阴,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强健,需肥量不大,在阳光充足、适度肥沃湿润的土壤上开花繁茂。
分布区域:原产地:越南,适应地区:原产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14萼距花学名:CupheahookerianaWalp.
别名:紫花满天星,孔雀兰,墨西哥花柳,紫花满天星
科属:千屈菜科萼距花属
形态特征:灌木或亚灌木状,高30-70厘米,直立,粗糙,被粗毛及短小硬毛,分枝细,密被短柔毛。叶薄革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稀矩圆形,顶部的线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下延至叶柄,幼时两面被贴伏短粗毛,后渐脱落而粗糙,矩圆形,深紫色,波状,具爪,其余4枚极小,锥形,有时消失;突出萼筒之外,花丝被绒毛;子房矩圆形。
生长习性:耐热,喜高温,不耐寒。喜光,也耐半阴。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
分布区域:原产墨西哥,中国北京等地有引种。
15紫罗兰学名:Matthiolaincana
别名:四桃克、草桂花、草紫罗兰、富贵花、紫罗栏、紫罗蓝
科属:十字花科紫罗兰属
形态特征: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灰白色具柄的分枝柔毛。茎直立,多分枝,基部稍木质化。叶片长圆形至倒披针形或匙形。
生长习性:喜冷凉的气候,忌燥热。喜通风良好的环境,冬季喜温和气候。紫罗兰耐寒不耐阴,怕渍水,它适生于位置较高,在霉雨天气炎热而通风不良时则易受病虫危害,施肥不宜过多,否则对开花不利;光照和通风如果不充分,易患病虫害。
分布区域:原产欧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中国南方大城市中常有引种,北方栽于庭园花坛或温室中,供观赏。
16姬小菊
学名:Brachys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anliguanga.com/qlgcd/6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