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钟仍夜浅
时节欲秋分
近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原因公布,姑且不从法律角度对事件进行探究,从一种生活常识来判断,其背后折射的是一种戾气与浮躁,人生一世,宜当淡定从容,静心以对恰是最优选择。亦或者换一种角度能看到不一样的美好生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自然就想到了家乡的庐山,这座静谧祥和的名山。
时至深秋,天气渐凉,南方的秋天却显得很迷人。较之北方给人萧凉的秋天,南方的秋天却多了些“春意”,虽无春天之盎然景色,却给人内心以慰藉,或许这就是“春意”吧!
气候
秋分始,雷始收声
庐山的秋天很凉,由于海拔的关系,较之地面温度大致要低十度,当地面还在享受着秋天的最后温存时,庐山却早已进入冬季。虽离立冬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秋意的感觉却还在,偶尔有着淡淡的凉意。
庐山在中国的名山中海拔算是较低的了,风景也不算最好的,但就有那么一种魅力超越很多名山而成为个中翘楚。主要的还是应该拜人文气息所赐吧!夏日游于庐山,于任意一景点便可见墨客骚人之留念,常让人对它的文化气息赞叹不绝,而往往忽视了它的美景。让超越山中美景而置身山外,则是别有一番风情。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东坡先生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诚然,东坡此言不愧为至世名言,于游山之中亦可吟出此等富含哲理佳句,东坡诚然是超脱物外之圣人。赏着庐山,有一种淡淡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但总是给人一种很静谧的感觉。不似妖艳、妩媚,却有着一种端庄与娴静。
观山,则必不可少了赏云,高山上流云,伴着晚霞,合着青山,虽为秋日,山亦是青色,很美,很舒适。
清人姚鼐在《登泰山记》中云:“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很美,不光是泰山,庐山同样如此。
在天地之间,能俯视着长江与鄱阳湖的交汇,并映着落日,着实是别有一番意境。
心境
有人说,不在乎山的风景如何,关键是欣赏风景的心情如何。诚然,寄情于景,别有一番风味!
渊明先生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观山就着赏云,见南山有个悠然的好心情很重要。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她的淡定优雅,乐观向上。恰能给纷杂的心情以抒怀,进而迎接更佳的自己。
静心以待,心中自有一块净土。
欢迎大家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于:
“广州仲裁委员会”
(gzac_gziac)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anliguanga.com/qlgcd/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