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虽说时光也如这句诗一般奔流不回了,不过他的大名却被时光冲刷的熠熠生辉,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青莲居士诗仙——李太白。大唐有三绝——诗绝、剑绝、书绝,李白独占诗绝,在那个明星璀璨的年代李白脱颖而出,如同鲲鹏般扶摇九万里,其浪漫主义篇章与大唐盛世气象交相辉映,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公元七二五年,这一年李白二十五岁,他怀带着这满腔豪情出蜀远游,真正的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李白一路远游一路留下了名传千古的瑰丽篇章,李白如一位点评家用一篇篇诗文、一句句诗句点评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太白居士出蜀途中游历到了庐山就留下了《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看看这诗句李白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盛大气象,也能看出李白宽阔的胸襟与豁达。
公元七二六年已经出游一年的李白旅居扬州,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年轻的太白举头仰望这一轮明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又有传唱千年的《静夜思》产生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一仰一俯之间那种思乡之情便表达的淋漓尽致。
公允七三零年,这一年李白三十岁了,李白终于来到大唐中心——长安,李白在长安认识许多人,有贺知章、崔宗之,玉真公主等人,其中贺知章金龟换酒的故事广为流传。偶然相逢使二人交谈起来,当贺知章读完李白的《蜀道难》时,就对李白说:“谪仙人啊、谪仙人啊。说李白是天上贬谪的仙人,傍晚贺知章就邀请李白去喝酒,这位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太白欣然前往,在酒家二人刚刚做下,贺知章便发现自己没有带酒钱,于是把腰间的金龟解下来换酒。
公元七四二年,对于李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他应召入京,玄宗召见李白,任命为翰林,开始仕途之路,次年玄宗举办盛宴,李白被找来作诗,令高力士脱靴贵妃研墨。但好景不长,在李白四十四岁时被玄宗赐金放还,这时候李白写下了《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后与杜甫、高适同游又留下了千古佳话。
在公元七五五年之前李白一直寄情山水流连于祖国的大好山河,但到了公元七五五年是安禄山反叛爆发安史之乱。同年李白也写下了《赠汪伦》,第二年永王李璘三次邀请李白加入永王军,最后李白同意并写下了许多永王的诗。但是次年永王兵败,李白也被牵连流放夜郎,可能老天把所有的才华给在李白的诗作上了,在政治李白真的不适合。
公元七五八年,这一年李白已经五十九岁了,可能老天在一次眷顾了他,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于是李白写下了《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这句诗词中我们就能看出来李白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公元七六二年,李白病情加重病逝留下了《临终歌》就从新白日飞仙了,李白是谪仙人那么的死只是在人间受完磨难重回仙界了。大唐盛世促成了李白豪放浪漫,但李白的死也如同为大唐盛世画上了句号,大唐江山也江河日下。
人间只有一个盛唐,盛唐也只有一个李白,李白的浪漫主义诗篇行文瑰丽广阔,开一时之新。正因为李白的出现让我们失意时可以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感慨,正因为李白的出现让我们在挫折时发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正因为李白的出现让我们在在得意时发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