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千里光 > 千里光归经 > 正文 > 正文

共富之花缘何在美丽乡村越开越盛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4/8 12:59:31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

  在缙云壶镇镇这座产城融合的工业重镇中,一个被鲜花簇拥的村落格外引人注意。

  走进联丰村,阵阵花香沁人心脾,目之所及皆是缤纷色彩——爬满围墙的三角梅、团团簇簇的绣球花、惊艳大气的月季、可爱娇小的多肉、成片绽放的莲花……村道两侧,田园小景目不暇接,家家户户都是园艺师,有人描述得很诗意,“这是一个花园乡村,处处能赏花,家家有花香”。

  鲜花扮靓的乡村,不仅有颜值更有内涵。在这座因美出圈的小山村里,还有“万莲花海·卡丁乐园”,开业仅一年,就为村集体增收万元,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6个,实现了从美丽环境到美丽经济的华丽转变。

诗画村庄的花样转变

  虽然位于壶镇镇中心,但几年前的联丰村,村居环境基础差,走遍全村看不到几条像样的水泥路,路边杂物成堆、污水横流,虽然位于壶镇镇中心,但村集体经济却负债多万元;村民靠着代代相传的草席编织手艺维持生计,但他们的观念普遍陈旧,“满足于现状、不愿改变”的思想成为村庄发展的最大阻碍。

  一个“脏乱差”村,如何改变?

  年,丽水启动谋划“花园乡村”顶层设计和大推进行动,期许建成人们向往的新时代美丽乡村“丽水版”。“不抓住‘花园乡村’的创建机遇,联丰村再过几十年都不会变。”为了改变“捧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的状况,联丰村两委决定打一个翻身仗。

  “新时代的美丽乡村,不单得有颜值,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发展的心。”联丰村党总支书记楼干强坦言,村庄发展受限不仅因为“硬件”不行,还因为“软件”的欠缺——党员干部队伍战斗力不强,村庄缺乏凝聚力和发展活力。

  只是,要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甚至毫无基础的村庄打造“花园乡村”,面对的是重重困难。

  缺钱怎么办?联丰村召开了乡贤会,大家纷纷慷慨解囊。不够怎么办?楼干强私人贷款万元,由村委会主任担保,为村里筹钱;时间来不及?那就大大小小30多个项目一起上,全村党员干部加班加点干,有时一干就干到凌晨4点;缺人手?联丰村“以干得助”,乡镇干部、村民纷纷加入建设,推车、挑石头、铲土……创出了天完成小城镇综合整治的“联丰速度”。

  天后,展现在每个人眼前的联丰村焕然一新——一幢幢整洁靓丽的房屋、一座座花香怡人的美丽庭院、一间间古色古香的街边店面,清澈的池塘里泛着涟漪,雅和亭里围坐着纳凉的村民……每个角落都是精致的风景,若不是在村里的展示墙上看到整治前后的对比图,很难想象这个如今令人艳羡的“花园乡村”曾让人退避三舍。

  最让楼干强高兴的是,在创建过程中,不仅锻炼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党员干部队伍,还盘活了村庄、捂热了民心,“现在可以很自信地说,我们是名副其实的花园乡村。”

 花园乡村的意识觉醒

  自响应“花园乡村”建设以来,联丰村改变的不仅是村庄的“面子”更有“里子”:乡村文明日渐提升,乡村文化全面复兴。

  5年来的变化,村民有目共睹,比如生活理念日益接轨城镇,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分类垃圾箱,跳广场舞、打羽毛球、上网等成为村民的生活日常。但同时,也可以感受到现代文明冲击下的乡土坚守:新改造的雅和路四合院保存着村里的历史记忆、文化习俗,这是联丰村的“根”,维系着世代传承的脉络;村子中央用瓷砖铺就的小溪、小水塘,是寄托乡愁的地方;老街的历史原貌得以保留,徽派建筑、青石板路古色古香……

  生活中的审美倾向不是直接灌输的,而是一种不可言说,往往得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媒介。当普通村民也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细节之美,对美的追求便演变为一种自然而然。“家家户户热衷于花卉、绿植种植,村民有了新的兴趣爱好,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邻里关系也变得更好了。”楼干强说,现在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摆满了花卉和绿植,村民种花的风气始于联丰村每季度举办的美丽庭院评比大赛,为提高村民积极性,村里还聘请了专职园艺师来指导村民种花养花,如今全村户村民已有九成以上参与其中。

  “我们村现在是网红村,家家户户门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早上起床一开门就是风景,心情好得不得了。”在前不久公布的一季度美丽庭院评比中,村民赵志芬再次蝉联一等奖,在门前的小花园里,她一边为绿植修剪造型,一边介绍起各类植物的生长习性。

  在赵志芬面前,一百多盆花卉、绿植从地面延伸到了墙上,构成了一幅夏韵浓浓的立体画。而在从前,赵志芬家门口总是杂乱不堪,整治村庄时,村干部想帮忙清理,她还心存抵触。如今花园乡村建好了,赵志芬种植花卉、绿植的热情变得更高,她常说,“花园乡村建设扮靓了村庄,也改变了我们”。

  赵志芬只是众多村民精神境界提升的一个缩影。自从环境变好了,83岁的老党员吕志龙每天都会到村里四处转转,主动当文明宣传员;78岁的楼显山在家门前种下了一排花,“花园乡村,花一定不能少。”为了让花圃更美,老人还托亲戚到城里帮着买花种……

美丽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在美丽乡村星罗棋布的丽水,联丰村的先天优势并不突出。它既不像悬于崖壁的松阳陈家铺村,保留着原始质朴的乡村风貌;也没有景宁大均畲族乡一样的水资源可以逐浪“淘金”;更比不上莲都区大港头村浓郁的诗画山水气质。境内没有名山,水资源也不占优势,这个典型的平原村似乎做不了山水文章,如何发展乡村经济成为新的难题。

  为了破题,楼干强带着村两委成员到各地取“致富经”,在此过程中,村干部得到了新启发——在村里既不能作为工业用地,又不适合种植茭白等农作物的荒地上,打造“万莲花海·卡丁乐园”项目。

  “没有资源也要学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资源,‘创新’才是普通村庄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打开方式。”据楼干强介绍,联丰村雅化路自然村也称荷花路,曾遍开荷花,因此联丰村决定以荷为主题,打造万莲花海,同时瞄准开发卡丁车项目,共同带动集体经济增收。

  为此,联丰村整合村边40多亩烂泥塘、臭水沟和抛荒田,投入多万元打造了超大荷花塘,在荷塘中建起三层瞭望亭和水上游步道,并在荷塘四周配套建设了周长米的卡丁车赛道。年8月8日,联丰村举办了首届荷花节,卡丁车项目正式对外开放。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色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游人,昔日无人问津的联丰村,如今人流量已超过3万人次,短短一年间,“万莲花海·卡丁乐园”已为村集体增收万元。

  特色项目的火爆也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在刚过去的端午假期,位于卡丁车赛道旁的2号摊位摊主吕晓莉每天一早就开始准备食材,瘦肉丸、烤肠冒出的浓香吸引了从卡丁车赛道出来的游客。

  “村里不仅环境美,我们的生活也很美。以前大家在附近的厂里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就能挣元。这还不止,我们每年春节还能从卡丁车项目中分到元的‘年终奖’呢。”手脚麻利的吕晓丽一边与记者聊天,一边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瘦肉丸递给游客。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联丰村的42亩荷塘便会准时“亮”起。荷塘中央的三层瞭望亭,被装饰灯点缀得熠熠生辉;跑跑卡丁车在路灯下开足马力奔驰;水上游步道被灯光点亮,美轮美奂;荷塘边景观小品的水瀑随着光影倾泻而下……别出心裁、各有意趣的灯光让游客入了神。

  “建好美丽家园,发展美丽经济”,联丰村的共富意识日渐浓厚:村里流转60余亩土地,用来发展夏日夜宵经济,并打造了一座健身公园。村里发展机遇多了,外出青年也纷纷打算回村发展第三产业,还吸引了一位当地画家入村开展绘画培训,同时,村里还与两岸咖啡等知名餐饮品牌签订合作协议……从处处美到常态美,再到产业美,联丰村的乡村业态越来越丰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anliguanga.com/qlggj/13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千里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