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唏嘘,明明是一对有情人,最后却落得天人永隔的下场。然而贾宝玉对待林黛玉的感情,真的是坚不可摧的?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这是在《红楼梦》小说最开始时,曹雪芹编写的引子。
纵观红楼中的众人,谁也离不开一个“情”字,一个情字也贯穿了贾宝玉、薛宝钗与林黛玉三人一生的爱情纠葛。
宝黛钗的初遇
林黛玉刚刚进入贾府时,年纪不过十二三岁,贾宝玉与她同龄,之后才进入贾府的薛宝钗则比他们俩大上一两岁,所以二人都叫薛宝钗为“宝姐姐”。
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初见是红楼梦中的经典场面之一,可谓是家喻户晓。
林黛玉年纪很小就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又孤身一人来到贾府,这时候的林黛玉可以说是人生地不熟。
而贾府当中的男人和女眷,又个个长了十八个七窍玲珑心,哪个都不是能随便相与的。
因此林黛玉初入贾府,可以说是处处谨慎,时时小心。
不过从小在贾府长大,又深得史老太君宠爱的贾宝玉自然没有那么拘束。
所以,林黛玉跟贾宝玉的第一次见面,贾宝玉便热情地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在场的人都说贾宝玉是胡说,然而殊不知他们的姻缘早已在前世注定,林黛玉原本是绛珠仙子,正是为了报答贾宝玉的灌溉之恩,才转世为人。
不过虽然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第一印象很好,但是在第一次见到他的林黛玉心里,贾宝玉却是个十好几岁还在内帏厮混,被自己祖母宠坏了的孩子。
他们成为彼此的灵魂伴侣,还是在之后的每日相处当中,慢慢培养出来的感情。
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相遇相比,薛宝钗的出场就显得简单许多。
一个跟着薛姨妈前来京城选秀,暂时住在贾府的女孩,并且选秀还失败了,她还有个不成器的哥哥薛蟠。
贾府与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都是官宦人家,薛宝钗的家里却是商人。
在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的影响之下,薛家的地位是比不上贾家和林家的。
不过薛宝钗为人处世很有一套方法,所以贾府众人都很喜欢她。
2.“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
大家都知道,贾宝玉因为出生时嘴里含着一块玉出生,所以才被取名为“贾宝玉”。
那块带有传奇色彩的宝玉上面还刻着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跟贾宝玉总是带着他那块宝玉一样,薛宝钗也有一样护身符:是一枚金锁。
小孩带金锁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一,寄托了希望孩子长命百岁的美好愿望。
宝钗的金锁当然也有保佑她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并且上也刻有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据说是一名和尚送了这么一句吉祥话,于是薛家人特意把它刻在了金锁上,让宝钗随身携带。
刻在金锁上的八个字和刻在玉上的八个字,前半句和后半句都能够完美对应,薛宝钗的母亲薛姨妈也曾经说过:“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这么一看,薛宝钗与贾宝玉简直是上天注定的姻缘,所以他们这一对就被称为“金玉良缘”。
而与之相对的“木石前盟”指的当然是贾宝玉与林黛玉了。
上文说过,林黛玉是绛珠仙子转世,前世在天上,她曾经是一株仙草。
所以,木石前盟当中的木,指的就是林黛玉。
而所谓的石,对应的则是我们的男主角贾宝玉。
因为玉器产自石块当中,用石头来对应宝玉,也有据可循。
看过结局的我们都知道,最终“木石前盟”输给了“金玉良缘”,贾宝玉在被欺骗当中和薛宝钗结为夫妻,而林黛玉则在他们大婚当日孤独凄凉地病死。
《红楼梦》中还有这么一曲以贾宝玉的视角所写的曲子《终身误》,开头前两句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这其中的“俺”自然指的是贾宝玉,那么曾经两情相悦的木石前盟,为什么最终被金玉良姻所取代,落得个“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的结局?
3.多情与无情
在《红楼梦》结尾处,曹雪芹特意设置了一个警幻仙子的“情榜”,书中的大多数角色,都有一个关于“情”的称号。
其中,林黛玉是“情情”,薛宝钗是“无情”,贾宝玉是“情不情”。
所谓的“情不情”,是说贾宝玉有一颗热忱并且富有感情的心灵,他会愿意为许多人付出自己的感情。
比如,贾府当中死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丫鬟金钏儿,所有人都没有把她放在心上,唯独贾宝玉为她的死感到难过,并且悄悄前往郊外祭奠。
而且,就算是对待没有意志的落花,贾宝玉也会哀怜它们零落在泥土之中,想要把它们收集起来。
但是贾宝玉的“多情”反应在感情生活上,则让他和多个女子产生了不清不楚的关系,用我们现代的目光来看,恐怕就是个“渣男”。
首先,贾宝玉还不到十五岁,就和身边的大丫头袭人发生了关系。
在古代,通房丫鬟是很常见的现象,因此贾宝玉也无需给袭人一个名分,还是把她当作丫鬟留在身边伺候。
而后,贾宝玉还十分喜欢身边的另一个丫鬟晴雯,有一次,他不小心惹了晴雯不开心,不管怎么好言相劝,晴雯都不肯消气。
于是,贾宝玉就拿来昂贵的扇子,把它们撕坏,晴雯听到清脆的裂帛声,终于露出了笑脸,二人玩做一团。
此外,还有另一个丫鬟碧痕。
有一次贾宝玉要洗澡,邀请晴雯一起洗,晴雯不同意,还说出来了这一件和碧痕有关的事情:贾宝玉和碧痕一起洗澡,洗了足有两三个时辰,还弄得屋子里都是水,不知道在里面做什么事情。
要知道,古时候的一个时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两个小时,也就是说贾宝玉和碧痕一起洗澡,竟然洗了接近六个小时,又弄得满屋是水,他们俩在里面做什么事情,恐怕就不言而喻了。
这几个丫鬟,并不是贾宝玉身边的全部。
贾宝玉喜欢美好的事物,欣赏美丽的人,自己又是王公贵族家里备受宠爱的小少爷,有钱也有时间,身边又围绕着一群个个模样俊俏的妙龄女子,男女关系上自然有许多不清不楚的地方。
所以,我们有理由提出的这一个问题:贾宝玉真的爱林黛玉吗?但是答案是毫无疑问的,他当然爱林黛玉。
书中有这样一回: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去世,林黛玉要回苏州老家参加父亲的葬礼,而贾宝玉听到别人传来的小道消息,说林黛玉这一走就再也不回来了,急得他生了病,整个人变得痴痴傻傻,如同疯了一般。
最后还是大家一同安慰他,并且保证林黛玉不久之后就会回来,贾宝玉这才放下心,病情才慢慢好起来。
而后来晴雯生病死去,贾宝玉虽然难过,还为她写了一首诗哀悼,但并没有如同这次一样,难过得如同疯傻。
并且,林黛玉不过是回去了苏州,不像晴雯那般与贾宝玉生死两隔,二人还会有再见面的机会。
但是,只要想到自己会见不到林黛玉,贾宝玉就心痛得几乎死去。
由此可见,贾宝玉对林黛玉是毫无疑问地用情至深,而且林黛玉在他心中的地位,恐怕比其他任何一个女孩子的地位都要高。
那么林黛玉的“情情”又是什么意思?
所谓“情情”,其实就是说,林黛玉会对那些对自己付出感情的人,同样付出感情去回报。
比如贾宝玉对她很好,二人情深意笃,贾宝玉因为不读书挨了父亲的打,林黛玉难过地在他床前哭泣。
比如贾宝玉最后与薛宝钗成婚,林黛玉原本身体就不好,失去了爱人整日以泪洗面,终于在忧思当中撒手人寰。
那么林黛玉与薛宝钗这一对“情敌”,关系又如何?
其实,她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种“情敌相见分外眼红”,相反,她们相处到后期,其实成为了好朋友。
林黛玉才十来岁就失去了母亲,又离开父亲独自一人来到贾府,很少有人像母亲那样关心她,教她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刚开始的时候,林黛玉看着薛宝钗处事圆滑,觉得她用心并不单纯,不太想要和她交流。
然而有一次,林黛玉不小心说出自己曾经看过《西厢记》,这在规矩森严的古代,是不三不四的闲书。
薛宝钗特意告诉林黛玉,要少看一些闲书,对自己不好,也会让别人说闲话。
在之后,她知道林黛玉身体不好,需要经常吃燕窝调理身体,而林黛玉没有父母在身边,寄住在别人家里,不好意思要燕窝吃,薛宝钗特意带了燕窝去看望她,让她好好保养身体。
林黛玉对待愿意对自己好的人自然也愿意付出感情,从那之后,林黛玉与薛宝钗就成为了好朋友。
这么看来,薛宝钗为人知进退,识大体,还会关心身边的朋友,那么为什么会说她是“无情”?
其实,这里的“无情”指的是薛宝钗恪守封建礼教,从不做出格的事,说出格的话,事事按照规矩办事,仿佛失去了作为人的情感。
比如,林黛玉和贾宝玉都爱看描写自由恋爱的作品《西厢记》,然而薛宝钗知道这是不被大家接受的闲书,所以不看,只会看《女德》《女戒》之类的书。
再比如,贾宝玉不喜欢读四书五经,更不想考科举,林黛玉知道他喜欢《诗经》之类的诗词歌赋,于是从不会劝他读书考科举。
但是薛宝钗知道贾宝玉的父亲家政和母亲王夫人都希望贾宝玉能够考中科举,于是就和其他人一起劝贾宝玉读书,惹得贾宝玉不想见到她。
因为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性格差别,所以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更加喜欢薛宝钗作为自己的儿媳妇,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薛宝钗的人生理想就是成为一个“贤妻良母”,这恰恰满足了王夫人的需要。
最终酿成了三人的爱情悲剧。
4.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关于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的结局,因为红楼梦续书的轶散,我们只能从续书当中窥得端倪。
至于这究竟是不是原著当中三人的结局,恐怕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续书中,王夫人想要薛宝钗成为自己的儿媳妇,但是她知道贾宝玉肯定不会同意,因为贾宝玉心中的妻子是林黛玉。
这时候,王熙凤献上计策,就是那个著名的“掉包计”。
众人一致哄骗贾宝玉,说他的新婚妻子是林黛玉,其实偷偷将新娘换成了薛宝钗。
贾宝玉一直被蒙在鼓里,但是林黛玉提前知道了真相,并且前去看望贾宝玉。
那时的贾宝玉以为自己就要和她成亲,因此十分高兴,而林黛玉知道自己改变不了被定好的结局,于是什么都没有说。
新婚之夜,贾宝玉掀开盖头,以为能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林妹妹,却看到了宝姐姐。
他大受打击,如同痴傻,要别人扶着才能坐到床上。
这一边洞房花烛夜,那边林黛玉在自己的房中泪尽而亡,终于孤单地死去。
贾宝玉与薛宝钗婚后,对待宝钗十分冷淡,仿佛眼里没有她这个人一般。
然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人已经成为夫妻,王夫人与薛姨妈又盼望着抱孙子,加上薛宝钗原本就是个美人,贾宝玉终究还是履行了夫妻义务。
在那之后,贾府被抄家,万贯家财顷刻间灰飞烟灭,贾宝玉终于厌倦了被不爱的妻子束缚的生活,离家出走,出家做了和尚。
薛宝钗年纪轻轻又有了身孕,却只能守活寡,而她的岳母王夫人和母亲薛姨妈,用“至少留下了个孙子”来互相安慰,宝钗在之后的人生里也只能做一个恪守礼教的寡妇。
最后的结局,不过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林黛玉死去,薛宝钗只能独自守在冰冷的家中。
贾宝玉的爱情是悲剧的,是无可奈何的。
他有着反抗封建礼制的意识,却没有决心也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
他无法对自己的婚姻做主,保护不了自己心爱的林黛玉。
最后为了能够脱身而又让自己的母亲不至于太难过,被迫和薛宝钗留下了一个孩子。
然而不管往昔多么繁荣,又有多少情爱,最后也只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