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愿望渗透到潜意识
“无论如何一定要这样做!”人只要有了这种坚强的意愿,愿望就会变成行动,人就会很自然地朝着实现愿望的方向前进。但是,这必须是强烈的愿望,废寝忘食,朝思暮想,如果你真的做到了整日里只想这一件事,这样的愿望就会渐渐渗透到潜意识中。
所谓潜意识是不自觉的、潜藏于人内心深处的意识。平时它不出头,但在无意识中或在某一特殊时刻它会闪现,并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所谓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是说到这种程度就行了,而是没有终点、永无止的努力。将目标一次接一次向前推进,就要进行持续的、无限度的努力。
企业经营,就好比连续奔跑42.公里的马拉松比赛。我们就是至今未经训练的业余团队,而且在这样的长距离赛跑中,我们起跑已经比别人晚了一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想参加比赛,那么,我想我们只有用百米赛的速度奔跑才行。有人认为这样硬拼,身体肯定吃不消。但是,我们起跑已迟,又没有比赛的经验,若想取胜,非这么做不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一开始就不应该参加这场比赛。
平常的努力,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能获得理想的成果,只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最强动力。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乃是自然的机理,我们一般都认为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是一件特别的事,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好像竭尽全力地工作是在苛待我们自己。其实绝非如此。观察一下自然界吧。无论什么动物、植物都在拼命努力求生存,而只有我们人类才会贪图安乐,抱有这种邪念。
城墙的石缝中有嫩草长出。“在这样的地方居然还有植物生长!”我一边想一边仔细观察。在石头与石头之间,仅有一点儿泥土,然而就在那儿,草儿拼命吸收阳光雨露,发出嫩芽。此后,短短的春季只持续几周,草儿们接受阳光的恩泽,长叶、开花、结果。如果不如此,当夏天到来时,石墙在灼热的太阳照射下就会迅速升温,草儿就会枯死。所以赶在盛夏到来之前,草儿就要拼命生长,留下子孙,然后枯死。在柏油马路的缝隙中长出的无名小草,它们的命运也一样。
为了自身的生存必须拼命努力,自然界的机理本来就如此。懒惰、不努力的植物绝不存在,不努力的草类无法生存。动物也一样,不拼命求生必将灭绝,此乃自然的铁则。然而,只有我们人类,说到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说到必须拼命工作,好像就很特别,很难接受。然而,想要成功就必须拼命工作,想要生存就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此乃自然之机理。
做人最基本的、必要的条件
我经常向许多人问道:“你是否在竭尽全力地工作?”“是的,我在努力工作。”但我对这样的回答并不满意,我会接着问,“你是否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你的工作方法是否不亚于任何人?”我坚信,每天坚持认真地、不遗余力地工作,应该是我们做人最基本的、必要的条件。
持续就是力量抓紧今天这一天
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你的人生就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实。当遇上难以克服的困难,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终点,而恰是重新开始的起点。
持续的力量
能将平凡变为非凡,所谓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每一秒钟的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每一天的积累成为一周、一月、一年,乃至人的一生。同时,伟大的事业乃是朴实、枯燥工作的积累。如此而已。
比昨天更进一步
人生总在迷惑中。“为什么要这么做?”越是认真、拼命工作的人,就越会思索劳动的意义,思考工作的目的,为这些人生最根本的问题而烦恼,并且常常陷入找不到答案的迷途之中。我过去也曾经是这样。
“将来会搞出什么样的研究成果”、“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我不再痴迷于这些不着边际的远景,而只是留神眼下的事情。就是说,我发誓,今天的目标今天一定要完成。工作的成绩和进度以今天一天为单位区分,然后切实完成。在今天这一天中,最低限度是必须向前跨进一步,今天比昨天,哪怕只是一厘米,也要向前推进。我就是这样思考问题的。同时要反省今天的工作,以便明天“要做一点改良”。
全力过好今天这一天
为什么不建立长期计划呢?因为说自己能够预见到久远的将来,这种话基本上都会以“谎言”的结局而告终。事实上,超出预想的环境变化、意料之外事态的发生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时就不得不改变计划,或将计划数字向下调整。有时甚至要无奈地放弃整个计划。与其中途就要作废,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建立。这是我的观点。
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
要设定现在自己不能胜任的有难度的目标,我要在未来某个时点实现这个目标,要下这样的决心。然后,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未来这个时点实现既定的目标。
如果只用自己现有的能力来判断决定能做还是不能做,那么,就不可能挑战新事业,或者实现更高的目标。现在做不到的事,今后无论如何也要达成。如果缺乏这种强烈的愿望,就无法开拓新领域,无法达成高目标。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不管什么项目,一旦开始,就一定要做到成功为止。这种执著的、强烈的信念,以及不达目的绝不歇手的“持续的力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我坚信这一点。
追求完美主义怎样才能出色工作
要完成一个产品,99%的努力是不够的。一点差错,一点疏忽都不能允许。任何时候都要求%的完美主义。完美主义不是更好,而是至高无上。这就是我在工作中不断追求的目标。完美主义就是在每天认真的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
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
我要求每个人的神经都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到事情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我要求员工无论什么细节都要精心对待。这种将意识高度集中的做法叫做“有意注意”。与之相对地,听到声响,突然回头,予以注意,这就叫“无意注意”。
如果不论做什么事都能贯彻“有意注意”,那么,不仅能大大减少差错和失误,而且当问题出现时,也能够立即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予以解决。
橡皮绝对擦不掉的错误
能做成事业的人,都是掌握了完美主义,并将它贯彻始终的人。发生了错误用橡皮擦掉、重新再写就行了,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在工作中有很多用橡皮绝对擦不掉的事情,而且,抱着“错了改改就行”这种想法做事,小的失误就会频繁发生,其中就隐含了导致无法挽救的重大错误的危险性。
最重要的是注重细节
工作要想做到完美无缺,就必须注重细节。事先看见完成时的状态就定能成功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应该时时描绘这一事业的理想状态。同时,对于实现这个理想的过程也要反复思考,直到看得见这个过程为止。这一点很重要。
不是最佳,而是完美
“最佳”这个词,是同别人比较,意思是比较起来是最好的。是一种相对的价值观,因此,在水平很低的群落里也存在着“最佳”。所以,京瓷的目标不是“最佳”,而是“完美”。“完美”是绝对性的,不是同别人比较,而是它自身具备可靠的价值,因此,不管别人如何,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超越“完美”。这就是我的主张。
创造性地工作每天都要钻研创新
平整的大道是大家都想走的,正在走的路。在那样的大路上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没有趣味。若只知步别人的后尘,则绝不能开拓新的事业。即使一天的进步微不足道,但若经过十年的积累,就一定可以孕育巨大的变化。
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我行走在田间泥泞的小道,那不能称之为路。脚底一滑就会跌入水田,蛇或青蛙突然出现吓我一跳,但我仍然一步一步向前走。无意间向旁边一瞥,那里铺装平整的大道上车水马龙。如果踏上那条路自然既舒服又方便,但我却凭着自己的意志,反而仍走那无人通行的泥泞小路,而且坚忍不拔地走到夸天。
外行的长处是可以自由发想
外行没有先人观念,不拘于既成的习惯、惯例,总能自由发想。这是向新事物挑战时最大的优点。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我认为,这就是向新课题发起挑战最好的方法。
将创造发明导向成功的正确的地图
漆黑一团之中,没有灯塔,连星光也没有,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确定前进的方向。小船该驶向何方,困顿迷惑,甚至因为恐惧,不敢前进一步。但如果陷于迷惑、束手无策,就必定无法前进。因此,在开拓前人未涉的领域时,在自己的心中,必须具备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借以坚定前进的信心。所谓心中的指南针,就是类似于信念的强烈的愿望。
无论如何也想这么干这种强烈的愿望是事业的起点。不管怎样也要继续干下去这种持续不断、不知疲倦的努力、钻研和创新,就是事业成功的推动力。
改善与改良最重要
平凡简单的工作,在每天的工作中时刻思考这样做是否可行,带着为什么的疑问,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持续不断地对工作进行改善与改良,最终一定能取得出色的成就。
最后,还是以稻盛和夫先生的一句话结尾:
“每一秒钟的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每一天的积累成为一周,一月,一年,乃至人的一生。同时,’伟大的事业’乃是’朴实,枯燥工作’的积累。那些让人惊奇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兢兢业业,一步一步持续积累的结果。”ps:对这本书,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一起交流~
这三本书本店上新,现在立马下单购买即享折扣哦!
百DD人生哲学活法心法干法管理类书籍精选¥9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