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流行辞职回农村种地。
大厂裸辞回家,每天清晨被阳光和鸟叫叫醒;
00后辞职第一件事不是找工作,而是回老家放空;
教培离职后,俺要回老家陪爷爷奶奶,要回去种地啃老......
很多这种例子,其实我也有动过心思,回乡下去,种地,养老,躺平。
这些视频里,常常都说:
“在城里卷不动的时候,回乡下种地”;
“世间美好,一半藏在四时风物里”;
“没工作?真不如去乡村种地”;
“从牛马到新农人|远离内卷,来种地吧”;
“没有什么比回趟乡下更治愈了!”
“人生终极目标:回农村种菜,养鸡鸭小狗”;
“中国人到了一定年纪,种地基因就会觉醒”……
配上慢节奏的视频和音乐,真的惹人心动不已。
为什么中国人一旦失意,就想回农村种地呢?
有人说,我们骨子里的儒道思想有关。
一往无前是儒家的思想,乐退安贫是道家的境界,儒道互补成了中国人的精神追求。
得志时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失意时寄情山水,采菊东篱。
进可攻,退可守,这不仅是诗的新境界,也是人生的新境界。
千百年来,它丰富着中国人的选择,也抚慰着中国人的心灵。
也有人说:“因为稻子不会半夜12点给你打电话,说他明天想结芒果。”
“苞米也不会说,明天有检查,把苞米叶都掰了整改。”
都说怀念农村,想回到农村;说厌恶职场的尔虞我诈,不如农村简单;说城市消费高,不如农村物美价廉......
但在农村生活的人是怎么说的呢?
“我们村种大棚的,凌晨两点起来摘黄瓜摘三四个小时去卖,忙到无法想象。”
“在农村的生活环境有限,常常围绕着父母的不理解,村里人的冷嘲热讽,同事朋友的窥探......”
“干完一天的农活,晚上躺到床上,发现弯了一天的腰已经躺不平,手如此的粗糙脸晒的起皮。”
在农村长大的人都知道,锄地拔草施肥浇水都是体力活,尘与土都是不规则的乱飘,打扫卫生也让人头疼。
田园生活挺好的,但真要干起活来,会很累。
土豆的确不会让你八点前到,因为你要五点前到。
天没亮起床挑粪,锄地,半小时满手水泡,背着二十多斤的水箱打药,田里全是大蚊子,虫子,种三个月的菜只能卖五千块。
农村也有更多的人情世故和闲言碎语,不能总想着采菊东篱下,却忘记了锄禾日当午。
等你真的回到农村,会发现直到死的前一天可能都还在地里收白菜。
那些短视频博主美化了的田园,一直都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
地里种的玉米一斤才一块一,矿泉水一瓶就两块。
农村是富人眼中的天堂,是穷人眼中的荒凉。
真实的农村生活是:
58岁的大爷,不舍得内退,还是会早晨6点多起床,赶到学校上课;
跑出租的叔叔,会为了一个长途单,中秋节都不在家团圆;
早早结婚的高中同学要守着家里的小店,照顾两个女儿,没时间参加聚餐;
清晨热闹的早市,摆摊的农人天没亮就从镇子上赶来......
大家,都活得很用力的。
你们向往的是想像中的田园生活,而不是真实的农耕生活。
这里不允许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存在。
没有想好,做好职业规划,回到老家,你也只会羞愧的想逃。
甚至都没有人对你施压,仅仅只是置身这样的环境中,就会有汹涌的羞愧在身体里翻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