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过中秋。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鄂检在线”祝福微友们节日快乐,家庭幸福!举头望明月之际,低头与我们分享这个美好的节日故事吧!
中秋节,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活动:有吃月饼,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燃灯,猜谜等。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