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
[清]倪象占
流光溯此待年年,海涌冰轮一镜圆。
幽砌聚吟蛩咽露,静林惊梦鹊翻烟。
筹分小槛临觞客,曲引长桥倚笛仙。
秋气晚开澄色霁,楼高最爱坐凉天。
兼读:
香菱《咏月》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香菱《咏月》其二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香菱《咏月》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本期选诗人:欣欣向荣
参与者:白仙散人、欣欣向荣、清隐、Ghrax、夕窗听雨、土土、陈先生。
※字数太多,导致编辑时屡屡崩溃,只能拆分成几篇来发了
※以下只是本地一小群爱好传统诗的朋友们的夜谈,懂诗的大佬们不要过苛了~
继续……Ghrax
再来简单说一下香菱的三首《咏月》。上一次叶老师已经发表过对三首诗的评价,我觉得评得是很到位的:
香菱咏月三诗,表现了写诗的三层境界,第一首诗仅局限于月之物象,第二首诗初创了月的形象,但意象浅淡。第三首诗形象生动,意象深邃。
写诗应掌握四象规则,即捕捉物象,发挥想象,创造形象,寄托意象。其中想象(赋,比,兴等)是创作手段,物象是捕捉题材,形象是艺术效果,意象是思想情感。
香菱学诗的过程,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曹雪芹对诗词创作的四象规则理念。
这是叶老师的评价。
但是我觉得我们还可以追问,是不是可以从更具体的方面来验证这个结论?
第一首是写得最差的。我们看它讲了什么,首联月亮挂在天上很明亮,颔联写不同的人对月亮不同的态度,但是读到这一联我很奇怪,因为这一联本身似乎没有包含什么情感意味,同时又对全诗没有什么作用。
颈联也很有问题,这一联用了14个字,讲了首句7个字已经讲完的话,完全就是首句的重复,也就是说,它浪费了14个字。
欣欣向荣
不要浪费蜡烛油啦,外面很亮堂啊。
夕窗听雨
可是这是香菱第一次写诗,写成这样也是不容易啊。
欣欣向荣
林黛玉评论:措辞不雅。因看诗少,被束缚住了,让她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Ghrax
对的,尾联说月光好亮啊,还要啥自行车,烧啥蜡烛啊,直接照月光呗。读下来你会发现,这首诗基本在第一联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后面基本就是在重复前面的内容。更不要说,在句法、字法上,它也没什么可取之处,句子很不好看,都是非常直露的句意和平铺直叙的句式。
第二首呢,《红楼梦》里贾宝玉已经对它有了一个初步的评价,说它写的不像是“月”,而是“月色”,也就是说有离题之嫌。那么我们还是可以再追问一句:假如题目就是《月色》,这首诗写得怎么样?
欣欣向荣
修正一下不是贾宝玉,是薛宝钗。
Ghrax
首句还好,次句“试看”就有点口水了。颔联还是不错的,月光洒下,似乎都沾染在了梅花的香气上了,香是不能染色的,但这里是为了表现月色泄下,所以这里采用这种情感改造理性的手法反而很有趣,也很形象,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种通感。
欣欣向荣?好吧,看原文没看仔细。欣欣向荣
林黛玉评论:过于穿凿。为什么?
夕窗听雨
还是没有放开。
Ghrax
颈联就不怎么样了,你看它14个字中,“只疑”和“恍若”、“涂”和“抹”、“金砌”和“玉栏”都是合掌的,浪费字。
欣欣向荣可能就是中二联,想象力太丰富了。我觉得最后一联有意思,人去而月在,意味深长,非常含蓄,因为梦醒了发现人迹绝,说明在梦里是见过这个人的,而现在却只剩下月亮还可以看,“馀容犹可隔帘看”,看起来好像是说月亮还没落下,我还可以隔着帘子欣赏,但其实结合上一句,我们就知道这是一种惆怅,她想看的根本是梦里那个人,爱而不得,只能看月了。
所以说,这首诗尾联很含蓄。传统诗歌是极重含蓄的表现力的,所以我们写诗不能太直露。
欣欣向荣
有点情思在里面啦。
Ghrax
如果不看主题的话,第二首比第一首好,应该不难看出来。
那么最后一首呢?
欣欣向荣
最后一首是精血诚聚梦中所得。
Ghrax
最后一首是最好的,有人说首联其实就是香菱的自明其志,我觉得有道理,在这一联里,你会发现跟第一首完全不一样,第一首里完全看不到有作者在里面,而这一首的首联,有那个“我”在了。
不过,我更觉得,如果从全诗统一的主旨来看,这一联也完全可以有另外的解读。这个一会儿再说。
欣欣向荣
很喜欢其中的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寒。
Ghrax
后面的“一片砧敲千里白”大赞,前四个字是声音,后三字是颜色,前四字是敲砧制寒衣之事,后三字突接以清光月色之景,这种一句之内(或句子之间)时空、事物、情景的突然变化,就是黄永武说的“突接法”,这种手法让人读之有意想不到之感,越品意味越出。
欣欣向荣对,这一联我觉得很好。欣欣向荣
看到这句有一种浑身起鸡皮疙瘩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
夕窗听雨
这一联给人辽阔的感觉,声色时空交错。
Ghrax
还要注意,这一联是当句对,你看出句的“一片”和“千里”,对句的“半轮”和“五更”。而且“千里白”这个指代用得很好,它不说“千里月”、“千里光”,而是用了更形象、更有直击性的一个颜色词来指代,这样不仅包含了“月”这个事物,还包含了“月”的特点。
欣欣向荣
看到这句很有画面感,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
Ghrax
可以说,这一联手法很老到,作者在营造一种气氛,尽管我不直接说我要写一种怎样的情感和氛围,但是我用意象、手法,自然可以让读者有所神会。注意“砧敲”这个词,是为后截埋下伏笔的。
什么伏笔呢?
欣欣向荣
就觉得她殚精竭虑苦思冥想日以继夜作得的真真叫人称绝。
夕窗听雨
我觉得下一联也很有意思。
Ghrax
看颈联的几个词,“闻笛”、“倚栏”,再加上前面那个“砧敲”,这些词在古诗中经常会看到,“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秋意正随羌笛怨,夜深愁杀倚栏人”,所以现在能明白它要写的是什么了。
古诗中“敲砧”往往跟思念远方的人或者思念出征的人有关,因为敲砧是为了制作寒衣,而看到寒衣就会想起自己挂念的那个人现在怎么样了,穿得暖不暖啊。
欣欣向荣
怀念征戍之人的。
Ghrax
欣欣向荣?也可能是远行的人。夕窗听雨
“绿蓑江上秋闻笛”更能感受到“一片砧敲千里白”,在江上视野更为辽阔,另两句亦是。因为“红袖楼头夜倚栏”,一夜未眠,才能感受“半轮鸡唱五更残”很自然地引出尾联。
我是这样理解的。
GhraxGhrax
当前面的氛围营造得饱满的时候,最后一联就托出了全诗主旨了。同时“嫦娥”又扣住了“月”这个主题,而“团圆”则既扣住了月,又扣住了思念远人。
也就是说,这首诗的诗意,从“月”这个主题上宕开了一笔,同时又紧密地联系着,这就是这首诗在立意上比前两首好的地方,当然句法、字法也比前两首好。
不过,中二联颜色字太多,“五更残”已经是夜快尽了,下面又来一句“夜倚栏”。
欣欣向荣
真的放开手脚写的,一点都不受拘束啦。“众人评说: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Ghrax
我觉得中二联的顺序是有瑕疵的,整体上考虑的话,也还可以雕琢。不过总体上确实好很多。
这时候回过头再看首联,我们就可以说,“精华欲掩料应难”或许就是在写“对远人的思念是掩盖不住的”,后句“影自娟娟魄自寒”,这样娟娟美妙的倩影,却连用两个“自”字,还著一“寒”字,意味自不待言。
总得来说,我觉得这首不仅比前两首好,而且还比倪象占那首好。
我的一点浅见就是这样了。希望大家都踊跃说说自己的看法呀。
欣欣向荣
尾联既呼应前面,又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嫦娥的豪迈情怀。
夕窗听雨
欣欣向荣?并不觉得说尾联豪迈。Ghrax
「夕窗听雨:
欣欣向荣并不觉得说尾联豪迈」---------------
我同意,这首诗就不是豪迈的。
欣欣向荣
我觉得对于香菱而言很豪迈,有点歇斯底里地叫嚣?缘何,就是为什么,反问,质疑。
Ghrax
这个看不出来,这首诗有点顾影自怜的味道,也有点哀而不伤,也不能说哀而不伤,就是哀怨。
夕窗听雨
香菱问月,为何在其他人都能团圆的中秋她不得团圆,更多的是问自己的身世。
欣欣向荣
香菱其人吧,《红楼梦》中一个甄英莲,真应怜的角色,有命无运,累及爹娘。
“博得”两字很有意思,前面铺垫这么多,开始点睛啦,主旨呼之欲出,月圆人不圆。
Ghrax
对比着看句看字,倪的那首确实有点平平无奇。
欣欣向荣
我觉得香菱没有什么自省意识的,一直如此,所以香菱学诗那章的回目是: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土土
香菱身世堪怜,被压迫得没有反抗的力量。所以诗也是如此。结局也是可怜。
欣欣向荣
前面一直在讲薛蟠,她甚至不觉得自己可怜,别人都觉得她可怜,这才是真可怜。
土土
一个人在没有饭吃的时候,遇到一个能给一口温饱的,已经是幸福了。看看他的悲,他也有向往呀,只是自己没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再他看的“影自寒”、“五更残”,就是平常的生活。可是他也问,问什么。但是看不出仇,看不出恨。
这个就是他情感的寄托。
欣欣向荣
诗词,可以喜,可以怒,可以哀,可以乐。因为诗词里有人情感的寄托,是人情绪的表达。那一时,那一刻,他一时兴起。此一时,此一刻,我们看见。
Ghrax
诗词的怨恨都不应是怨毒,而是一种含蓄的温柔敦厚的表达,就像杜甫的《前出塞》。
我看现在有些人写诗,直接把骂人写成诗的,真是惨不忍睹,还有愤怒表达得非常直露的,看起来也不太好看。
欣欣向荣
孔子说的:诗可以兴观群怨。恩,含蓄美,引而不发,含而不露。
Ghrax
对啊,关键就是怎么去怨。
欣欣向荣
刺。这方面鲁迅很厉害的,所谓杀人不见血,骂人没脏字。
夕窗听雨
反讽。《诗经》里也有一些。
Ghrax
对,温柔敦厚的诗教,最早就是儒家从《诗经》中总结出来的。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像这首《前出塞其三》,一开始好悲哀,被强征离开家,思念家人的时候手都被割伤了。但是哀怨有什么用,“愤惋复何有”,不如在这种逆境中看开,去立战功,去开拓别样的人生境界。
土土
有些人写诗动不动愁呀怨啊!实则无趣。
Ghrax
其实愁和怨才是诗中最常见的主题。
夕窗听雨
欢娱之词难工,穷苦之音易巧呀。
土土土土
Ghrax?我的意思是直接说出来,而不是用其他的句子去表现。Ghrax
土土?你的意思是有些人喜欢直接写“我愁,我好愁”,而不是用艺术手法去表现。陈先生
请教各位,香菱《咏月》其三这首诗的诗眼是哪句?
Ghrax
陈先生?诗眼是字不是句。诗眼有两种说法的,一说在句中任何位置都可以出现诗眼,一说有固定位置(七言第五字或五言第三字)。
陈先生?按第一种说法,看颔联的“白”和“残”就是这一联的诗眼。土土
我怎么觉得是“寒”和“残”。
夕窗听雨
并不一定每一首诗都有诗眼。
土土
诗眼可不可以是一句话?
Ghrax
土土?如果是要找最能概括全诗主旨的词,“寒”可以。夕窗听雨
可以的,可以是字也可以是句。
Ghrax
我所看到的定义中,没有说诗眼是一句话的。
夕窗听雨
有一种说法是最关键最精彩的句子也可以理解为诗眼。
GhraxGhrax
“眼”表示的就是字眼啊。
夕窗听雨
其实我们并不一定要去找诗眼,把整首诗都割裂开了。
陈先生
夕窗听雨?你的说法明确。欣欣向荣
“娟娟”这两字很可爱啊,娟娟,越看越喜欢,叠字用得真好,我喜欢这两字。
土土
结束了吗?我没问题了。
欣欣向荣
山夜
[清]倪象占
寂寞中宵坐,空山入夏来。
灯孤人影散,花落雨声催。
书剑情犹在,关河梦未回。
云深龙窟近,高枕有轻雷。
Ghrax
看了一下这首,比那首“中秋夜”好。
欣欣向荣
期待馀韵未绝,继续论一下呀。
GhraxGhrax
欣欣向荣?首句点“夜”,次句点“山”,三句承“寂寞”,四句承“空山”,颈联说自己志业不遂,仍承“寂寞”而来,七句应“空山”,末句则绾合“空山”“寂寞”为结。欣欣向荣
这首诗有侠气。
Ghrax
颔联的上句是上因法,因灯孤而人影显得散,下句是下因法,因听雨声而知花被雨打落。
欣欣向荣
关河梦断何处?江湖一夜十年灯。《书剑恩仇录》其实很喜欢。
Ghrax
颔联是就眼前的景象和声音去说,颈联就宕开一笔,去说更广阔的人事。
但是他的情绪没有一股脑全部吐尽,到了尾联又回到写景,轻轻一结,意犹未尽。同时又跟首联和颈联有了照应。
欣欣向荣
Ghrax?介绍一下上因法。最好举例说明,[呲牙]上因法,下因法。Ghrax
《杜诗详注》:杜句有上因下因之法。盪胸由於曾雲之生,上二字因下。決眥而見歸鳥入處,下三字因上。上因下者,倒句也。下因上者,順句也。
欣欣向荣
倒装,层云生而荡胸,决眦而见归鸟入,人影散显灯孤,花落显雨声催,视觉听觉,细细推敲,真心好玩。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