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千里光 > 千里光性味 > 正文 > 正文

中医健康课堂不可多得的中草药谚语,超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13 0:48:23

中草药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医药工作者。其中一些经验,通过群众口耳相传,形成通俗易懂、流畅的中草药谚语。

这些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向人们阐述了中药的生态环境、采收季节、加工炮制、鉴别特征、药用功效、医疗价值等,对于指导中药学的学习和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

中草药采集的最佳时间与最佳地域

“采药贵时节,根薯应入冬;

果实应初熟,种子老熟用;

茎叶宜在夏;花采舍苞中;

采集要合理,资源永利用”;

“解表草药路边坡,利湿草药湿地多;

清补中药深山谷,通络藤本密林窝”;

“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

这些谚语总结了各种中草药采集的最佳时间与最佳地域。

中草药采集的最佳时间、地域、鉴别特征与应注意的问题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知母好刨,就怕拔毛”

“春采防风秋采蒿,独活开花质量高”

“秋冬采集满山红,立夏玄胡找不到”

“知母黄芪随时采,唯有春秋质量高”

“悬崖石壁找卷柏,阴湿地方有贯众”

“半夏南星溪边长,车前葶苈路边寻”

“粗皮横纹菊花心,不问就是西洋参”

“知母不净毛,吞下一把刀”

“揍打苍术,火燎升麻”。

指出这些中草药采集的最佳时间、地域、鉴别特征与应注意的问题。

不可大量应用细辛

“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提示我们临证不可贸然大量应用细辛,一般不宜超过1钱。

中药形状、性,味与治疗作用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有毛能止血,有刺善祛风,肿节治跌打,粘潺拔毒功,藤茎黏风湿,中空消水肿,花叶能升散,籽实专下行,麻辣治蛇咬,芳香功止痛,酸涩可收敛,甘味补气雄,苦寒泻火热,辛辣善温中,咸味能软坚,质重能镇静”,这段谚语指出了中药形状、性,味与治疗作用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中药谚语,体现一味药物的主要功用与价值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识得千里光,全家不生疮”;

“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知母贝母款冬花,止咳化痰一把抓”;

“经常吃山楂,降脂又降压”;

此类谚语甚多,把一味药物的主要功用与价值,描述的形象生动、妙趣横生,使人容易记忆。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因个人体质不同,用药需谨慎,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本文选自岐黄学社学友会,肥城市卫生健康局、市中医药协会编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anliguanga.com/qlgxw/6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千里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