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
“八角枫”炖肉吃 四人中毒一人死亡
8月24日上午,泸州市江阳区疾控中心接到况场卫生院电话,24日凌晨4时,收治了方山镇进宝村的3名病人,临床症状均为头晕无力、肌肉震颤、行动障碍。随后,江阳区疾控中心开展调查。原来,23日这天,79岁的袁某在方山后山挖了一种名为“八角枫”的草药,分了一部分给76岁的弟弟袁某某,当晚两家人均用“八角枫”和五花肉炖汤。
吃完饭后半小时,四人相继出现头晕无力、肌肉震颤、行动障碍等症状。24日凌晨3时,袁某的老伴陈某在家中死亡,其余三人送至况场卫生院救治。昨日下午,记者从江阳区疾控中心了解到,袁某病危,医院ICU抢救,袁某某和老伴龚某在当地卫生院治疗。
专家提醒,不可擅自盲目食用草药,避免悲剧的发生。
很多草药有毒 不可盲目服用
据江阳区疾控中心相关人员介绍,“八角枫”是一种民间草药,又名白龙须、白荆条,可以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淤止痛,常用于风湿关节通,跌打损伤,精神分裂症。“八角枫”须状根(白龙须)毒性较大,须根煎服一次超过15克,即可引起中毒,中毒轻者有头昏、无力,重者可因呼吸抑制而致死。
四川医院药剂科主任赵福兰告诉记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里面,没有“八角枫”这种中药材,而四川省的中药材相关规范和标准里,“八角枫”也没有纳入其中。
“医院使用的中草药、中药材,全部是进入国家法典或者省执行标准目录的品种,‘八角枫’没有进入其中,医院从来没有用过这种草药。”赵福兰称,没被药典收录的一般不能称为中草药,最多可以算得上民间系的草药。民间系的草药可能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安全性不能保证,所用的剂量、用法等都没有科学的依据。市民如果患病,医院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千万不要轻信民间偏方,自行盲目地服用草药,须知很多草药具有毒性,乱用剂量可能会酿出悲剧。
下面让文化君给大家科普一下有毒的中草药:
外用有毒中药常分为四种:
一、软坚散结类:生半夏、生南星、巴豆、斑蝥。治疗体表漫肿不红、久不消散的阴疽。
二、平喘止咳类:芥子、细辛、冰片等。常被用做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三、通痹止痛类:露蜂房、雷公藤等。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骨关节退行性改变。
四、提脓去腐类:多选用含有重金属汞、铅的升丹制品。治疗顽固的肢体慢性溃疡、压疮、脱疽等。
内服有毒中药常见的有六种:
一、强心类:附子、川乌、草乌、万年青、夹竹桃、黄花夹竹桃等。
二、化痰止咳平喘类:麻黄、细辛、苦杏仁、半夏、天南星、白果、罂粟壳等。
三、抗癌类:蟾蜍、喜树、长春花、山慈姑等。
四、抗风湿类:马钱子、雷公藤、天仙子、昆明山海棠等。
五、虫类药:全蝎、乌梢蛇、蜈蚣、水蛭、虻虫等。
六、外用药:蟾酥、斑蝥、露蜂房、红升丹、白降丹。
在医院药学学术年会上指出,文献报道,马桑叶、四季青、地榆、萱草根、何首乌、肉豆蔻、丁香等都会导致肝损伤;含有甙类、毒蛋白类(种子类)、生物碱类(千里光、紫草)重金属类(铅、砷)、动物类(蜈蚣、斑蝥)等成分的中药都与肝损伤有关。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人参在国人眼里是至上的补药,但是大家也应认识到过量服用的危害,人参中含多种人参甙,对神经、心血管系统有兴奋作用。人参适量食用能促使心脏收缩力加强,大剂量食用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反而会抑制心脏收缩力。1次服用超过30克,可能诱发心房纤颤。
当然还有一种药食同源的情况,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有些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常吃的可口食品。我们的日常饮食,除供应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会因食物的性能作用或多或少的对身体平衡和生理功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这种影响作用就变得非常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并不亚于中药的作用。因此正确合理地调配饮食,坚持下去,会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还会认为中药无毒无不良反应吗?总结一下,正确的做法就是有病治病,无病的时候,不要随便使用药物调节身体,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因为只要是药,就有不良反应或者毒性。
来源:潇湘晨报、网络信息综合
长按